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31, 2013 「我還清楚記得,在兩次轉校的過程中,母親都為我東奔西跑,找來校長、老師的幫忙,委實勞心勞力。我不敢說,這個抉擇是對或錯,但當時母親如何懇求校長、老師接收我這個插班生的情形,至今我還歷歷在目。這種經歷勝過千言萬語,母親這個行動深深的刻印在我腦海裏,亦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道德經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30, 2013 「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無有入無間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(43章)」道德經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9, 2013 「按照既定方法處事的好處就是令人不會走錯路,最起碼能確保完成最基本的要求。但亦要明白到,能達成最基本的要求,並不代表就有上好的產品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7, 2013 「不少人問我,企業成功的秘訣,其實就是詳細考慮每個細節,這亦是我愛日本車的原因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愛因斯坦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5, 2013 「有的人只看報,最多也不過再讀當代作家的書,這種人正象一個極端近視而又不屑戴眼鏡的人。他完全依從那個時代的偏見和風尚。因為他從來不見也不聽別的任何東西。人要是單憑自己來進行思考,而得不到別人思想和經驗的激發,那即使在最好情況下,他所想的也不會有價值,一定是單調無味。」愛因斯坦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3, 2013 「當人遇到艱難時,才會成長,才會成熟,日子才不會白過。如果一生都只有亨通、安逸的話,人就永遠不會成長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道德經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2, 2013 「大道汎兮,其可左右。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,功成不名有。衣養萬物而不為主,常無欲,可名於小;萬物歸焉,而不為主,可名為大。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(34章)」道德經 閱讀更多
李嘉誠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1, 2013 「20歲前事業上的成果百分百靠雙手換來;30歲之前,事業已有些小基礎,那十年的成功,九成仍是由勤勞得來;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;到現在,運氣已差不多要佔三至四成了。不敢說沒有命運,但假如一件事在天地人皆相背時肯定不會成功。若我們貿然去做,失敗時便埋怨命運,這是不對」李嘉誠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0, 2013 「相信在七萬名參加者眼中,這場賽事都是旨在參與,所以馬拉松最吸引我的地方並不是贏輸,而是當中的過程。賽前的幾個月,大家都花了很多時間在練習上,身體質素因而得到改善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道德經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20, 2013 「和大怨,必有餘怨;安可以為善?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。有德司契,無德司徹。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。(79章)」道德經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9, 2013 「馬拉松背後的寓意,就是教我們做事不能像短跑一樣,以一時的衝動爆發,必須經長時間的堅持,經歷不同道路的高低起伏。你可能會輕而易舉地跑過斜坡,但卻不知道膝蓋正因此而勞損。到達最後的兩、三公里,當你跑得筋疲力盡時,就是最考驗『堅持』的關鍵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曾國藩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8, 2013 「且茍能發奮自立,則家塾可讀書,即曠野之地,熱鬧之場亦可讀書,負薪牧豕,皆可讀書,茍不能發奮自立,則家塾不宜讀書,即清凈之鄉,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。何必擇地?何必擇時?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!」曾國藩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6, 2013 「學校、家長最愛乖巧小孩,但聽話小孩只會令父母安心一點,順從父母意見,容易管教。過往每一次的經濟逆境,政府都只?手投資在基建方面。增加信貸,希望寬鬆銀根,令利率下降,就可鼓勵投資,從而令經濟復甦。這策略自金融風暴開始一直源用至今,有用嗎?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魯迅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6, 2013 「與名流者談,對於他之所講,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。太不懂被看輕,太懂了被厭惡。偶有不懂之處,彼此最為合宜。」魯迅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5, 2013 「現今的社會制度並不鼓勵發明,不鼓勵人『瘋狂』去幻想,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或法例,都以安全、保守為大前提,以安全、保障社會為出發點,避免出錯。但沒有出錯,又哪會有發明呢?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大學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4, 2013 「是故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驕泰以失之。生財有大道:生之者眾,食之者寡;為之者疾,用之者舒;則財恆足矣。」大學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3, 2013 「提倡要建立同事精神上的自豪感,並不只是唱高調,從管理學上看,此舉正是要吸引和凝聚一批有志之士。我們前路所面對的困難並不是單靠金錢來解決,而是需要各同事無私的奉獻,眾志成城,才能走出陰霾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曾國藩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2, 2013 「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,當其施德,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。未嘗責報也。縱遇險徒,止付一笑。」曾國藩 閱讀更多
弟子規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1, 2013 「對飲食,勿揀擇。食適可,勿過則。年方少,勿飲酒,飲酒醉,最為丑。(謹)」弟子規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0, 2013 「有沒有希望是一念之差的感覺,是個人的,卻受到身邊朋友和社會媒體的影響。七八十年代,主要媒體都愛引用一些成功、勵志的故事去激勵青年人,給予希望,我們這一代就是這樣成長的。時至今日,這做法已不復見,反之,主要媒體卻不斷散發負面情緒,令青年人真的以為自己沒希望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李嘉誠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10, 2013 「做人如果可以做到『仁慈的獅子』,你就成功了!仁慈是本性,你平常仁慈,但單單仁慈,業務不能成功,你除了在合法之外,更要合理去賺錢。但如果人家不好,獅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,我自己想做人應該是這樣。」李嘉誠 閱讀更多
朱子讀書法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9, 2013 「讀書,只恁逐段子細看,積累去,則一生讀多少書!若務貪多,則反不曾讀得。又曰:『須是緊著工夫,不可悠悠,又不須忙。只常抖搜得此心醒,則看愈有力。』。」朱子讀書法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8, 2013 「所有成功都只是已成過去的歷史,忘記它吧,成功不會長生不老。還記得我三十五歲生日,同事們送我蛋糕,為我慶祝生日,我卻忍不住流淚,感慨自己一事無成。失敗的人,永不懂得去反省和否定自己的往績。對於一個凡事盡全力做的人來說,否定自己沒甚麼大不了,只會帶來更大的進步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曾國藩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8, 2013 「人有過喜談之,存一恕心者少。己有過惡,聞之漫無悔心者多。若以恕己之心恕人,是謂大公,以責人之心責己,是謂大勇。」曾國藩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6, 2013 「我覺得愈是想要成功、想要進步,就愈要有否定過往所做的心理準備。往事往往只會成為人的絆腳石,當人認定了自己半生的成就,並為此而不斷感到驕傲,這些無價值的回憶,很多時候會令我們停滯不前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老子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6, 2013 「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」老子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4, 2013 「中國人愛飲用湯水是因為以往我們祖先的生活環境窮困,肉類也沒有能力吃,為了令虛弱的身體更容易吸收肉類的營養,所以就以肉熬成湯。但時至今天,中國人的體質已不再像以往的一樣,引發毛病的原因是過多的營養而不是營養不良。人的身體如是,社會亦然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
王維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- 3月 01, 2013 「信任來自誠信,團體精神就是建基於互信,有誠信才有互信,有互信才能建立正面的團體精神,三者必須並立而行。」王維基 閱讀更多